爱心满屋 饭菜飘香

2023-07-28 09:59:06 来源:南方日报

在汕头一“长者饭堂”內,老人对饭菜很满意,露出笑颜。 杨立轩 摄

在“汕头呼援通”潮阳呼援中心,志愿者24小时接线。 杨立轩 摄


(相关资料图)

“当时我很不舒服,没办法走路,又住在农村,第一反应就想到用手表求救。”在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低保户老人陈伯对“汕头呼援通”潮阳呼援中心竖起了大拇指。不久前,年岁已高的陈伯突发头痛、行动艰难,情急之下他按下“呼援通”智能手表的求助电话,在志愿者和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及时就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陈伯享受到的公益志愿服务,在汕头并非个例。去年,汕头将“汕头呼援通”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为当地60周岁以上低保、困难老年人免费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截至今年5月底,该项目在线服务人数已达到3.6万人。

这是汕头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汕头60岁以上人口85.39万人,占比15.52%,预计到2025年将达约103万人,占比约17%。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近年来,汕头把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建体系、补短板、扩供给、增活力、强质量,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南方日报记者 杨立轩 蔡沚彦

“呼援通”已覆盖全市

潮阳宏济医院是汕头市潮阳区一家民营医院,在医院内打造有一个覆盖全区的民生工程——“汕头呼援通”潮阳呼援中心。自去年成立以来,该中心依托医院的医疗资源,设置6条24小时服务的公益电话专线,并派出12名专职人员随时候命,接听来自全区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老年人及有需求长者的求助信息。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只需要戴上智能手表,即可与潮阳呼援中心实现对接,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一键按下手表就能发出求助信号。中心接报后,会第一时间联动各镇(街道)、村居委干部、社工组织、家属、监护人、医务社工及社会爱心群体志愿者等社会资源,为求助者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社会公益服务。

目前,潮阳区已有4300多名低保、困难老人配上智能手表,潮阳呼援中心服务超2万人次,开展紧急医疗救援120多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公益平台,探索医养结合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新模式。”潮阳宏济医院院长,潮阳呼援中心负责人林国忠说,潮阳呼援中心首创医养结合形式,是基于潮阳区有270多个乡村,分布较散,很多服务对象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以往看病没有中心城区那么便捷。

“潮阳宏济医院有完善专业的医疗救援小组,可实现24小时调度急救医务人员和车辆,为呼援通求助者提供优质的院前急救服务。”林国忠表示,该医院还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通绿色通道,为求助者找最合适的医院最合适的医生就医。

作为公益民生项目,“呼援通”如何持续地高效运作,关系到救助服务的开展成效。为此,潮阳区创新探索出一条社会接力参与的路径——成立呼援通公益基金。近日,第一批公益基金已收到定向捐款逾103万元。

“我们同时建立了‘五社’联动机制,即以社区为阵地,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公益事业为辅助,以社会公益资源为补充。”潮阳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长吴翔鹏告诉记者,目前潮阳呼援中心公益志愿服务队已有镇村民政干部、双百社工、青年志愿者、医疗志愿服务队、义工组织、应急救援队6支公益志愿服务队。

走出潮阳区,“呼援通”在汕头各区县也全面铺开。在起步最早的龙湖区已建立超300名志愿者参与、覆盖城区和乡镇的公益服务队伍。在老龄化比例接近21%的金平区,则采用志愿者网格化管理,就近为长者提供全天候综合性养老服务。

“我们先后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为老年人提供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智慧系统、终端设备和线下服务,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汕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头呼援通”最大的特点是公益志愿服务,投入人力资金少,发挥服务效益多。汕头将结合潮汕乐善好施的传统慈善文化精神,继续擦亮“汕头呼援通”公益志愿服务品牌。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汕头呼援通”项目在线服务人数3.6万人,其中60岁以上困难和低保老年人1.9万人,占比53.87%;社工及志愿公益服务队伍等1800多人,服务质量和内容不断提升拓展。今年来,累计接到老人来电2.67万人次,主动回访5.57万人次,上门服务1.58万人次;累计提供各类服务9.08万次。

“长者饭堂”开进社区

临近中午时分,汕头市龙湖区河卿长者食堂迎来了不少社区老年人。随着厨房里饭菜的香味飘来,社区居民郑伯拿起餐盘,排队准备打饭。

当天的菜式有五花肉炒韭菜花、蒸鱼、凉拌黄瓜,郑伯一看都是自己喜欢的菜式,欣喜地说到:“我每天都来这里吃饭,饭菜很可口,很适合我们老人家。”

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口呈现快速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特征叠加,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河卿长者食堂的热闹人气,正是当地探索满足辖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缩影。

2021年,汕头市民政局指导龙湖区修订出台《龙湖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龙湖区政府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补贴和奖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项目的运营机构,集成开展“1+N”融合模式,即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增办“长者食堂、嵌入社区式养老院、社区老年大学”等服务项目。

《办法》同时通过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等多种方式鼓励服务机构进驻龙湖,为60周岁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全天托养、日间照料、助餐配餐等功能服务,打造“养医康护、食学乐为”一条龙的社区养老服务。

“《办法》的出台,不但对开办运营的长者食堂提供一次性建设补贴,还提供日常运营时的租金补贴、就餐补贴、送餐补贴、运营补贴等,按服务功能项目叠加方式给予增加补助、补贴和奖励。”汕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实施后,进一步鼓励了专业化企业或社会组织依照市场化机制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目前,龙湖区已有14家长者食堂,年服务龙湖区长者超过3.3万人次,实现了老年人在家门口“一碗汤”距离就近养老。

无独有偶,自2022年以来,4个服务社区老年人的“幸福食堂”也在澄海区相继落地,目前已累计服务约11550人次。

“菜式非常好,比家里的好很多,家里就我一人煮饭,在这里吃感觉很高兴、很幸福。”走进溪南镇埭头村“幸福食堂”,一名正在用餐的村民对菜式赞口不绝。

埭头村的老人大多独居,且年事已高,平时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生活起居,吃上一餐饱饭成为他们生活中很大的难题。为着力解决群众养老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该镇党委提出建立“长者饭堂”的设想,埭头村主动承担,成为该镇第一个“长者食堂”试点村。

据埭头村党委书记陈沛金介绍,“幸福食堂”是由埭头村出资、社会捐赠以及当地政府补助等各方支持下建设而成,日常由埭头村负责运营管理。饭菜采用“中央厨房”模式,按照每餐15元、四菜一汤的标准,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配餐机构负责每日餐食供应,每周七天不重样。

据了解,澄海区今年计划建设18个具备“长者食堂”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用“政府补助解决启动资金+村集体经济收益兜底保障+社会爱心捐赠汇涓成流”的模式,并推行志愿服务制度,为辖区内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免费用餐服务。

打造“15分钟”养老圈

“这里是社区老年人学知识、交朋友、健身心的地方,我们也经常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文艺汇演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汕头市龙湖区河卿老年大学,书法、潮曲、舞蹈、瑜伽、非洲鼓、手机摄影等课程琳瑯满目,负责人陈姿仔细地介绍。

陈姿说,如今河卿老年大学的学员已经有600多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课程,每门课每学期收费只要几百元,授课的老师都是各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养老机构落地运营的方向,也是汕头构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从社区到街道,再到机构,汕头正加快配套建设步伐。

在社区方面,在现有537个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推动26个社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为辖区提供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功能、心理健康服务等一项或多项功能服务。

自2014年以来,汕头每年为80周岁以上本市户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为百岁老人发放长寿保健金。2021年发放人数超11万人,发放津贴合计4550.082万元,2022年发放人数约11.35万人,发放津贴合计4638万元。

迈进“十四五”,汕头更提出,要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镇(街道)范围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中心),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健全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将专业化服务延伸至家庭。向居家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或者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居家上门、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培训支持、精神慰藉等服务,推动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

同时,完善医养康养结合体制机制,大力支持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建设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我们还将为3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汕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汕头将从夯实社会保障基础、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发展、推动老龄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倡导积极健康老龄观、加强法治保障、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八个方面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